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

国际关系

低估的不守诚信 1989年中国的天安门大屠杀已经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,它是促使世界各国政府将人权列入外交政策议程当中的事件之一。从那时起,外交官、活动人士、学者以及其他人已经在辩论支持尊重中国人权的最佳途径,尤其是考虑到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毫不妥协,而现今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和经济实力更坚定了中国的立场。在20世纪90年代,标准的外交工具包括将贸易与人权状况挂钩,迫使北京政府释放监狱中的犯人或流放海外,在联合国通过批评中国人权纪录的决议,并试图让中国官员参与到更为系统的关于人权的讨论当中。 但在随后的十多年, 随着中国政府威胁采取经济和外交手段打击报复的实力大大增强,...
上世纪90年代之前,非洲人与中国人之间几乎不存在文化互动。那时对一般非洲人来说,中国是遥远的神秘国度,那里的人个小、吊眼,长得一个模样,很难将他们区别开! 我是从1980年代开始对中国感兴趣的。那时,我住在肯尼亚西部,还是个孩子。在那里,著名的李小龙和成龙是功夫片的代名词,他们的电影是观察中国文化、价值和传统的唯一窗口。作为一个小孩子,我非常喜爱这些电影,以为所有中国人都是功夫斗士,寻求对每一个轻微伤害他们的人进行报复。“你杀了我爸,我要杀了你!”这是我们在孩提时代看过的多数中国电影中难忘的台词。 我想成为非洲的成龙。为此,我加入了武术班,快速学会的所有功夫都是我的非洲教练教我的,...
龙年伊始,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访美行程,引起各方瞩目。因为这不是一般的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互访,而是中美两个大国新一轮的博弈。在时间上,又恰逢中美签署上海公报40周年,中美关系面临着检讨反省和重新定位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。中方的出场人物是即将接班的中共第五代领导人,更增添了戏码的分量。 中美关系正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。说来也巧,习近平访美行程中到白宫作客那天,恰好是西方的情人节;不过在现实中,中美两国的蜜月早已过去,如今面临政治、经济、外交各方面的摩擦和冲突,较量的火药味越来越浓。对中国来说,对美关系是重中之重,一旦处理失当,就会牵动大局,影响所及就不仅是外交领域,而是会殃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,...
高文谦 中国人权高级政策顾问针对欧盟—中国人权对话12年来毫无进展而提出建议。 欧盟—中国人权对话的历史背景是1989年的六四镇压,欧盟为此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,要求中国改善人权状况。当时中国急於突破外交困境,同时考虑到欧盟与中国的战略关系,不得不答应。但中国政府并没有诚意,这一对话只是装点门面,应付国际舆论,用中国老百姓的话来说是聋子的耳朵——摆设。 中国政府表面上同意进行人权对话,但预先“划地为牢”——在议程规则上大做文章,设置条条框框,比如坚持必须事先谈判对话议程,要求对话程序严加保密,对话须以双边形式进行,以防各国之间进行协调,还规定非政府组织不能参加对话等。实际上,...

页面

订阅 国际关系